腺性膀胱炎能治好嗎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膀胱黏膜增生和化生的病變。此病可同時合并黏膜白斑病、濾泡性膀胱炎和大皰性水腫,也常伴有非特異性感染。腺性膀胱炎曾被視為一種罕見的膀胱病變。近年來,隨著膀胱鏡檢查和病理活檢技術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檢查率有明顯的上升,同時對其臨床特征的認識不斷增加,現在腺性膀胱炎已成為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
腺性膀胱炎的治療首先應消除感染、梗阻及結石等慢性刺激因素,然后根據病變類型、部位及范圍等采取相應的治療。由于腺性膀胱炎有發(fā)展為腺癌的可能,因此以前多主張采取類似膀胱腫瘤的治療方案,如經尿道電切、膀胱黏膜剝離、膀胱部分切除術,甚至在術后做膀胱灌注化療等。這種方法對于病變嚴重患者可切除病灶、明顯緩解癥狀、預防腫瘤發(fā)生。對于局部黏膜粗糙或僅見數個散在的濾泡樣或囊泡樣病變,以尿頻、尿急、鏡下血尿和下腹脹痛為主的輕癥患者應采取非手術治療,其療效與手術療效無明顯差異。
經過積極規(guī)范的治療,只要病變切除徹底、控制好可能的各種病因,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