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認知行為治療
孩子犯了小拿小摸的錯誤怎么辦?輕輕放過?嚴加懲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請讀一下這篇文章,它也許會告訴你一種新的方法以及方法后面筆者思考的理念。
一、事件發(fā)生——小明“拿”了同學200元錢
小明是上海市一所重點中學的初中男生,住宿學校。人聰明好動,喜歡玩電腦。他是獨生子,家中的經濟條件相當好。初二上學期,小明拿了宿舍同學的200元錢。他很有心,開始兩個星期按兵不動,將錢藏著,沒有拿出來用。當同學報告老師錢丟了后,班主任發(fā)動班干部和積極分子查詢,看誰花錢異常。兩星期沒有發(fā)現。第三周,小明看沒有動靜,就開始用200元錢買吃要喝,出手大方,還請同學一起享用。班主任得知情況后,找小明進行交談蘊健?夾∶韃懷腥,心袡柏进行祿垂,经不住班主任的峰N囪剩鈧粘腥獻約耗昧?00元錢。
為了小明的發(fā)展,班主任沒有驚動班級的同學,私底下先進行教育,并和小明的父母取得聯系。但小明的父母沒有意識到該事件對孩子成長的負作用,很爽快地拿出200元錢賠給那個同學,并說自己小時候也拿過同學的東西,如此輕描淡寫,既沒有批評指責小明的錯誤行為,還以自己的經歷為小明開脫。按規(guī)定小明要走讀二周,但小明的父母怎么也不同意,說家離學校遠,放學回到家很晚,用車子接送太麻煩,不愿走讀。
二、認知的轉變——三個“我”的討論
班主任對小明的拿錢一事采取教育措施:一是到學校輔導中心;二是讓小明走讀二周。記住這個教訓。
小明進入學校個別心理輔導室時,低垂著頭,眼睛盯著地,雙手不安地統(tǒng)在一起,一臉準備挨批的苦相。我讓小明坐下,然后自也坐下,讓椅子靠近成90度角,這樣避免目光直視,緩解小明的緊張。然后,我微笑著和言悅色地詢問小明有什么悄悄話要和我說說,開始小明咬著下唇不講話,我恰當地給予目光鼓勵并點頭示意他說說。小明才說了如上拿錢的經過.并談到自己的行為不好,感到很可怕。然后,我在紙上畫了幾個圖,給小明講了“三個我”的問題,并適當地引導提問。在談到第一個是“動物的我”時,我說“動物的我”本能上要吃、玩、享受,所以拿別人的200元錢買吃的、喝的,從“動物的我”來說是沒錯的,小明聽后很驚奇,眼睛睜得大大的,不相信地問我拿錢怎么會沒錯?我就打個比喻問他,老虎這個動物的天性是什么?小明脫口即出吃小動物,我緊接著問:“老虎在吃小動物時有沒有想過小動物會害怕痛苦,是可憐的呢?”小明想了一下說“不會的!哦。我明白了,不想別人感受的是動物的我!
看到小明不再拘瑾,而且積極配合我,便接著講到第一個我是“現實我”,是根據現實規(guī)則做人,那么,就不能拿別人的錢,我問小明在拿別人東西時,有沒有想過不能拿,小明頓了一下說:“一剎那也曾想過不可以拿,但心存僥幸,心想不會有人知道的!蔽冶銌栠@是什么我呢?小明自我分析:“動物找多一點,戰(zhàn)勝了現實我”,小明的回答讓我很高興,說明小明已開始反省自已的行為我用手拍了一下小明手,表揚道:“你真聰明,學得那么快,分析得很好。”
小明隨著我的引導,興致越來越高。接著我談列第三個是“道德我”。從這方面來說,會想到別人失去錢的痛苦,拿別人的東西是罪惡.會關注他人和社會的快樂,就產生“不拿”的念頭。有“道德我”是個高尚的人,我詢問小明是否發(fā)現自己周圍發(fā)生的具有“道德我”品質的好事,小明談到自己將春節(jié)的壓歲錢捐給學校里一名得了白血病的同學,并說自己沒有將壓歲錢去買吃、買喝而去幫助別人,就是從“動物的我”變成關心他人的“道德我”。我笑著夸他回答得很好,從“動物我’到“現實我”再升華到“道德我”,這是人格不斷健全的過程。我問小明要不要做一個好人、高尚的人,小明用純凈、真誠的目光十分友好的注視我,直點頭大聲說:“要的!要的!”
三、行為矯正——小明要不要走讀
家長的態(tài)度不利于小明的教育,班主任向心理老師求助、如何使小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真正地想改正。像這種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寵愛過度,孩子想怎樣就怎樣,這次事件的矯正,可以從孩子入手,光做孩子的工作,然后由孩子去做家長的工作,即不妨試試“倒做”。
為了讓小明正視并接受走讀這一懲罰,我與小明一起討論,暫時走讀有什么好處?得到三點:一是向自己挑戰(zhàn),勇于承認錯誤,培養(yǎng)自我教育的意識;二是上學路途辛苦,通過擠校車、乘地鐵,培養(yǎng)自己獨立生存能力;三是乘校車與同學說說笑笑,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總之通過走讀這一行為訓練,讓犯錯誤的孩子變成好孩于。
后來,小明與其父母說了走讀的許多好處,表示不用父母接送,并且自己設計好走讀路線,讓父母放心,自己能用實際行動來改正錯誤。最終小明的母親打電話給老師,表示相信兒子,愿意走讀.請老師放心,一場“要不要走讀的風波”以兒子為切口和主體而得以解決。
四、行為矯正——學習成績的提高
再次進人心理輔導室,小明的眼睛亮亮的,臉上笑瞇瞇,與第一次進來判若兩人。詢問上次的心理作業(yè)情況,小明有聲有色描述自己的走讀情況,說沒讓父母送過一次,態(tài)度很真誠。對于老師的走讀懲罰非但沒有怨恨,神色言談中還透著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走讀成功了?吹酱饲榫,我夸獎小明‘不賴!真行!說話算數,是個小小男子漢!”
鑒于小明的進步,我又提出了一個成功少年要上進還有什么目標?小明馬上說,學習成績要提高,并悄悄告訴我,以前自己貪吃貪玩,上課易走神,怨恨班主任和自已過不去,管得嚴。其實老師是為了自已好,下定決心要好好干,爭取在班級里成績達到中上。小明給自己訂了晚自習的安排,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上課變講廢話為積極參與班級學習討論,并想出許多搞好學習自控的金點子。期中考試,小明各科成績都有進步,在年級300人的名次由原來160名進步到98名。他與同學相處也很好,看到學生如此要求上進,作為心理輔導老師倍感欣慰與鼓勵。
個案分析
l、道德教育____法紀教育與學生主體意志的關系
學校、社會都教育學生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遵紀守法的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
小明犯了偷同學200元錢的錯誤后,如何處理,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強制性管理和嚴厲懲罰之下讓其服從,但這樣其一主體的認知意志沒有多大變化,情緒是消極的,其道德行為是被動的。另一種方法是讓學生做道德教育法紀教育的主體,讓他站在偷東西的問題之上,在心理老師、家長、班主任的循循誘導下去理解、去體驗、去“悟”,讓他去體驗偷東西去吃、喝是“動物我”的需要,沒錯,但從“現實我”、“道德我”的視角看是錯了,”因此只有從“現實我”走向“道德找”,才能活得有意義,這是自己從不自覺逐漸到自覺的人格升華。這種道德知識,法紀知識通過悟的過程,從認同至同化到內化成為他的認知結構,從而對自己成長潛能發(fā)掘充滿期望。更強烈的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他產生積極、愉悅的情緒.容易產生主動自覺的道德。法紀行為。
2.道德品質與法紀觀念的形成需要行為的訓練和遷移
小明通過心理咨詢,在和班主任及家長的討論中“悟”出道理:必須通過小小的懲罰(如兩星期走讀)用此種行為訓練來驗證認知進步。用走讀順利完成的“成功心理”與喜悅情緒來克服自己的過錯,掃除懊悔可怕的情緒。初中生的年齡小,由于認知水平相對高中生低些,更需要強調行為訓練,以便更進一步強化認知的體驗。
行為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一種是意志行為和非意志行為。意志行為是指既有明確目的,又需要人們加強意法去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完成的行為。如小明克服個人本能欲望,擋住多種誘惑不再“拿”了、非意志行為是指明確目的,但不需要人們加強意志克服任何困難而能完成的行為。如家庭從小培養(yǎng)孩子要文明禮貌,習慣成自然的行為。行為還可以分為本能行為和習慣行為。本能行為是先天的,主要有吃喝生存本能、防御本能、性本能等三大本能。習慣行為是后天的,是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逐步養(yǎng)成的。小明從住校犯錯至走讀訓練到學習成績提高,是后天學習良好的行為產生的,行為還可以分為個體行為與群體行為,其行為主體分別是個人和群體。群體是若干個個體按目標、規(guī)范、意識、分工組成的一個組織。經過向小明同齡人調查,為什么有的孩子喜歡小拿小摸現象?那些像小明一樣的獨生子女,在家中爺爺、奶奶、父母都很寵愛,要什么給什么,家中的東西,只要喜歡,就能拿,而不與大人打招呼。久而久之,這些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物欲膨脹,在宿舍拿同學200元錢也就不奇怪了,可學校是培養(yǎng)群體的地方,有著約束個體行為的校紀校規(guī),個體在群體中就拿亂用就行不通了。
3.情緒調控的ABC理論
事件___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結果
ActivityBeliefCase
偷200元錢人格的塑造道德“我(他人痛苦)___沒拿的念頭
現買“我”(不可以)____不拿
動物“我”(本能吃、玩、享受)_____拿
家長認為偷錢與被罰是因果關系,不服校方的措施,產生對抗怨恨情緒。若孩子從錯誤的核心信念“動物我”轉變到積極的“道德我”,這種正確核心信念形成的情緒、行為容易隨著改變,所以在道德、法紀教育中,孩子的核心信念的轉變是十分重要的。道德品質形成,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注意孩子動機、情緒、認知意志的心理因素的變化,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這種自我教育途徑,來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是非常有趣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fā)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fā)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y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fā)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fā)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