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受不了母親嘮叨竟離家出走
真實故事
一天上午,一位母親心急火燎地找到班主任王老師:“你看到我家閨女小梅了嗎!”王老師一愣:“小梅,不是回家了嗎?昨天學校放假了,學生們都回家了,難道小梅沒回去?”王老師也有些亂方寸。
“昨天,她倒是回來了,可是,今天早上,她就沒影了。都怨我,嘮叨了幾句。這孩子,怎么就跑了呢!”母親像是向老師解釋,又像是自言自語,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王老師找出班級電話簿挨個打了一遍,同學們都說沒見到。突然間,母親的情緒有些失控:“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
小梅在平時還算一個聽話懂事的學生,十六歲的她一定不會走到哪里去的。果然,傍晚時分,一個學生給王老師打來電話,說打聽到了小梅的消息,她去了另一個班的一位同學家里,一切都好著呢。
在學生返校當天,王老師便找小梅談話。沒想到,小梅竟一臉委屈。她說,每次她都不愿回家,因為每次回家后,母親就學習的事情總是沒完沒了嘮叨個不休,上初中這幾年,都是這個樣子,她都受不了了。“真的,老師,我不想見到她。”小梅的話冷冷的,仿佛她談論的不是母親,而是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
細細分析
調查表明,青少年對父母最不喜歡的行為就是“嘮叨”,而且這并不只是中國的“特色”,全世界的孩子們都是如此。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而反抗的現(xiàn)象,在心理上叫做“超限效應”。
這種“超限效應”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下面這幾個孩子的心聲充分說明了他們對大人的嘮叨是何等的反感:
A 媽媽總是嘮叨,一件事可以嘮叨一百次,煩死了。像我只是一次沒考好,她就可以一直說,說到全世界都知道我考得不好,即使下次我考好了,她還要說。但是我頂嘴她就說得更起勁,我就不說,也不理她。
B 自己看圖畫書入迷時媽媽突然喊,讓我寫作業(yè),我向媽媽保證十分鐘后就做作業(yè)的,可媽媽不到三分鐘就又來催我,還不停地數(shù)落。有時候真想自己有一種魔法,把我變成大人,讓媽媽也嘗嘗嘮叨的滋味。
C 媽媽有時候嘮叨,也不分青紅皂白,還冤枉我,趁媽媽不在時就找東西砸,發(fā)泄。
D 我的媽媽真沒勁!我早上剛要起床,媽媽就不停地喊我。一遍就行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多讓人心煩呀!她越叫我起床,我就偏不起來。
其實,嘮叨是一種變相施壓,父母利用孩子的弱點和自己的權威給孩子施加壓力,以求孩子達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目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他們總認為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嘮叨和干預破壞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必然激起他們的逆反,引起他們的反感。
特別像小梅這類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孩子,他們有較強的逆反心理,有時更容不得家長的過度嘮叨。青少年階段是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的階段。他們要自我發(fā)展,但是知道還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他們認為自己會有很強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識面的缺乏,還要去繼續(xù)學習與奮斗。在這樣情況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種闖蕩的特點,還有一種自閉的特點,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同齡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訴家長。所以當家長過度詢問和建議,即使是正確的,但由于他們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說的也是持反對意見的。小梅這種青春期逆反心理(離家出走是青春期逆反心理的沖動表現(xiàn)),是青少年階段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家長不必過度驚慌。
【心理處方】
那么,父母該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呢?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勵孩子,適當督促,少批評。相信孩子喜歡美好的東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夠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適時適度地引導孩子,響鼓無需重槌。孩子做得好,要多表揚多鼓勵,不要動輒批評孩子。孩子的事讓孩子做主,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待生活。
■不信口開河,不強行命令,不事事叮囑,多和孩子講悄悄話。
■就事論事,抓大放小。直接面對當下的問題,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孩子忘記了什么事,我們就提醒他;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我們就告訴他錯在何處,可說可不說的就不說;同時有好幾件事要說的,就揀一件最重要的說,其他的事情等這件事了結后再說。
■適時放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包辦代替,不監(jiān)督孩子,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讓孩子管好自己,主動學習,主動做自己的事。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xiàn)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fā)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fā)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y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fā)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fā)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