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的自我身心調試
到災區(qū)之后-寫給地震后救援人員
對于受災群眾的心理救援
當災難剛剛發(fā)生時,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災難幸存者的基礎上
要說:
對于你所經歷的痛苦和危險,我感到很難過。
你現在安全了(如果這個人確實是安全的)。
這不是你的錯。
你的反應是遇到不尋常的事件時的正常反應。
你有這樣的感覺是是很正常的,每個有類似經歷的人都可能會有的很好的反應。
看到/聽到/感受到/聞到這些一定很令人難過/痛苦。
你現在的反應是珍藏的,你不會發(fā)瘋的。
事情可能不會一直是這樣的,它會好起來的,而你也會好起來的。
你現在不應該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憤怒、憎恨、想報復等都可以,你要表達出來。
不要說:
我知道你的感覺是什么。
你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的了。
你能搶出些東西算是幸運的了。
你是幸運的,你還有別的孩子/親屬等等。
你還年輕,能夠繼續(xù)你的生活/能夠再找到另一個人。
你愛的人在死的時候并沒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現在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更快樂了。
在悲劇之外會有好事發(fā)生的。
你會走出來的。
不會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會有問題的。
你不應該有這種感覺。
時間會治療一切的創(chuàng)傷。
你應該要回到你的生活繼續(xù)過下去。
對于你自己-幫助者的自我保護
保護你的感覺
地震和其他重大災難的救援者,常常會出現由于對生還者及其創(chuàng)傷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現嚴重的身心困擾,甚至心理崩潰。
災場如戰(zhàn)場,因此在下到現場,請你務必注意及時進行自我調適,并在必要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出現心理崩潰感的征兆和表現:
身體反應:易疲勞,體能下降,由于身心極度疲勞,休息與睡眠的不足,易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感,例如暈眩、呼吸困難、胃痛、緊張、無法放松等
心理反應:創(chuàng)傷反應和人際沖突
與他人交流不暢
情感遲鈍
失去對公平、善惡的信念,憤世嫉俗
對自己經歷的一切感到麻木與困惑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盡而覺得生氣,例如對周圍人、政府官員、媒體感到憤怒
感到不夠安全
睡眠出現問題,噩夢
集中注意和決策困難
缺乏自制力,憤怒,缺乏耐心,與他人關系緊張
失去信任感
職業(yè)困擾:耗竭感
懷疑自己的職業(yè)選擇
絕望
感到軟弱、內疚和羞恥,感到自己的問題與受災者相比微不足道
覺得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產生罪惡感,懷疑自己是否已經盡力
對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幫助覺得尷尬、難堪
過份的為受害者悲傷、憂郁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缺乏休息制度
工作量過大
缺乏他人的指導
救援者有自己的個人創(chuàng)傷問題
對自己過高期望
為了更好地幫助地震災難的受害者,你應該怎樣應對
確保獲得:休息,飲食,支持,表達
鞏固和完善自身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系
同事間相互支持,適時地將你的感覺和救災的經驗與同事討論和分享(如果可能,每天找一個時間救援人員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緒)
找到放松和娛樂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娛樂
定時定量的飲食,不管是不是有胃口
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如果可能盡量不去其他災難的現場)。
注意休息(不要總和受害者或幸存者在一起,每天必須有救援者們單獨在一起的時間)
找到表達自己的方法 :考慮如何更好地談出你遇到的情況、你做的工作及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難
與你的同伴相互鼓勵、打氣,相互肯定,絕不要相互指責
允許自己有一些負面的情緒,并表達和疏泄出來
進一步的信息可以登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和專業(yè)人員注冊系統(tǒng)網址http://www.chinacpb.org/,上面有專業(yè)心理創(chuàng)傷和災難心理干預專家的名單。如果條件許可,而且你感覺自己的問題無法自己解決,請考慮找注冊系統(tǒng)中的專家尋求幫助。
請您隨身攜帶這份資料,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反復閱讀并盡量按照我們建議的去做,這會幫助您更好地幫助地震的受害者,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機構與專業(yè)人員注冊系統(tǒng)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fā)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jié)心理恐慌”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