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臉皮薄”?
一位男士為了表示尊重和友好,要和女士握手,哪知這位女士的臉頓時變得通紅,扭扭捏捏地和他輕握一下,馬上觸電般地把手抽了回來;一位父親帶著穿戴整齊的兒子參加朋友聚會,其他孩子都彬彬有禮,誰想自己的孩子竟在草地上滾得一身泥,這個父親恨不得馬上帶著不爭氣的“犬子”離開……看到這些生活場景,人們可能會說:“這二位的臉皮真薄!”其實,在我們身邊臉皮薄的并不少見。而所謂的臉皮薄只是國人心理外化衍生出的現(xiàn)象,其深層原因在于,中國人更含蓄、更好“ 面子”。
傳統(tǒng)教化提倡含蓄
中國人含蓄的傳統(tǒng)源遠流長。早在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道德教化就被一統(tǒng)于儒家的麾下。而儒家倫理的核心之一就是“禮”,包括君臣之禮、父子之禮、夫妻之禮等。它所要表達的實質內容就是,做人必須嚴格遵守道德教化。謙虛謹慎的人應受到尊重;而對于“狂妄之徒”必須予以壓制。這里提到的“狂妄之徒”,就是那些在社會中,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見,有時甚至會無所顧忌的人。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是不允許這些“違禮”的人存在的。
此后,隨著道德教化滲透到大眾生活的各個細枝末節(jié),并不斷地得到強化和鞏固,大多數(shù)國人開始認為,只有做一個低調而含蓄的人,才符合傳統(tǒng)規(guī)范。于是,含蓄成為大多數(shù)人認可的美德。
中國人在意別人的看法
同時,大多數(shù)人中國人都很看重面子。在待人接物時,如果出現(xiàn)讓自己丟臉的事,就會覺得無地自容。這是因為,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基本上都是“人治天下 ”,人們在自控方面更多依靠感性的、主觀的東西。因此,不少中國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一旦別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妥,就會感到羞愧。所以很多人都怕在人前丟面子,于是不敢多說話、不愿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
另外,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人害怕被拒絕。如果自己先示好,而對方不接受,那多丟面子啊。與其這樣,不如自己被動點,先看別人有怎樣的舉動,自己再跟著效仿。即使丟面子,也是大家一起丟。所以,許多中國人在說話做事時,常常顯得不夠主動。
“臉皮薄”是把雙刃劍
我們不能籠統(tǒng)地說“臉皮薄”是好是歹,其實它更像一把雙刃劍。
從積極方面看,它是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表現(xiàn)。一個人如果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凡事都謙虛,不刻意張揚,將會更順利地融入社會。此外,“臉皮薄” 還是一種自省方式。這些人嘴上不說,并不代表他們的思想不受外界影響。事實上,他們更習慣給予自己充分的時間用來自省,反省自己是否遵守了既定的道德規(guī)范,在哪些方面是應該進行調整等。
從消極方面看,“臉皮薄”無異于給自己樹起一面自我保護的“盾牌”。有些人在人際交流中,由于害怕出錯,就過分地自我保護,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想法。除非大多數(shù)人表達了同一個觀點,他們才會隨大溜發(fā)表意見。這樣,過度的心理防護反而會讓人覺得你不爽快、有心機。慢慢地大家就會遠離你,給你造成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這就提醒我們,“臉皮薄”要適度,要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如果遇到非要給別人留面子的情況,再三緘其口也不遲。
-
除了抑郁癥,還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現(xiàn)為沒有事實根據(jù)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礙應該怎么辦性心理障礙是一個嚴重的困擾著許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問題,并且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給自己的
-
導致兒童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礙在許多的兒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fā)病,并且有許多的孩子在遭受著這種疾病的嚴重困擾和影響,大家要注意了解兒童睡
-
這3類人最容易“春節(jié)心理恐慌”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
長期焦慮,當心大病來襲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黨的壓力來自于學業(yè)、考試,上班族的壓力來自于績效、工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壓力,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