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查顯示:3000萬孩子有心病
我們常把“孩子”和“陽光”、“花朵”這些美好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這些本該純潔無瑕的祖國花朵,卻越來越多地受到“心病”困擾。
兩至三成中小學生有“心病”
“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少年兒童都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副院長楊甫德表示,1984年,北京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占8.3%,到1993年這個數(shù)字增加到10.9%。1998年全國12省市調(diào)查中,“問題”兒童比例上升到13.4%。近些年雖然沒有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查,但據(jù)文獻報道,中小學生有心理障礙的比例約21.6%—32%。
目前,我國精神疾病患者約有1600萬人,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抑郁癥、社交恐怖癥最常見
“很多人都覺得心理疾病是成人的專利,這就大錯特錯了。”楊甫德說。4—6歲的學齡前兒童,就可能出現(xiàn)“心病”。對他們來說,主要的問題是離不開家長、和小伙伴相處困難、孤僻不合群等,但這可能是抑郁癥的先兆。
而對7—18歲的學齡期孩子來說,如果出現(xiàn)以下4方面的異常,都可能預示著中了“心病”的招。1.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考前焦慮。許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努力,如果他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效率仍然很低,就要考慮求助心理醫(yī)生了。2.人際交往。現(xiàn)在人們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孩子可能要不斷適應和新同學交往。如果孩子到了新學校表現(xiàn)孤僻、甚少和其他同學來往,家長們就不能掉以輕心了。3.性心理。由于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們也進入了性的懵懂期,手淫、早戀、失戀等,都可能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問題。4.行為。女生過度節(jié)食,男生魯莽沖動,背后可能都隱藏著心理問題,如果孩子上網(wǎng)成癮或出現(xiàn)自傷行為,就更要警惕了。
“綜合來說,兒童的心病主要還是集中在抑郁癥和社交恐怖癥上。”楊甫德說,一般來說,抑郁癥的表現(xiàn)主要是煩躁沒有耐性、整日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斷下滑等,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社交恐怖癥則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敏感、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煩躁不安、回避生人、異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同時,美國禮來公司百優(yōu)解產(chǎn)品經(jīng)理王東也說,由精神疾病引起的厭食、失眠等問題也很常見。
孩子心病,很多來自家庭
說起孩子得上“心病”的原因,楊甫德認為,這是內(nèi)外兩大因素“造就”的。內(nèi)因就是生物學因素,孩子的腦功能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心理素質(zhì)不一樣。此外,青春期也讓孩子的心理活動變得復雜。外因就是社會環(huán)境。“尤其學齡期的孩子,分數(shù)、排名成為生活的唯一重心,可以說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楊甫德說,此外,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也不小。他們渴望獨立卻信心不足,父母的家長制作風則讓他們心生叛逆。
“在學校,排名被看得比成績更重要;放學后,補習班、特長班也都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回家后,如果父母關系不好,孩子的壓力就更大了。”楊甫德說,曾有研究顯示,夫妻沖突大部分來源于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如果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他們有強烈的羞恥感和自責感,由此心生恐懼和自卑,從而變得膽小敏感。此外,孩子會不由自主加入到父母的“斗爭”中,對他們的心理會造成很大危害。
心病不治,身心都受害
“孩子的心病如果得不到正確治療,后果難以想象。”楊甫德提醒,一方面,學習功能會嚴重受損,會加重自卑情緒、影響未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社會功能也會受影響。如果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將會引起更多的社會問題,據(jù)估計,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染上酒癮、毒癮以及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幾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此外,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大腦受到明顯損害、病程延長,治療預后差,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兩至三成中小學生有“心病”
“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少年兒童都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副院長楊甫德表示,1984年,北京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占8.3%,到1993年這個數(shù)字增加到10.9%。1998年全國12省市調(diào)查中,“問題”兒童比例上升到13.4%。近些年雖然沒有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查,但據(jù)文獻報道,中小學生有心理障礙的比例約21.6%—32%。
目前,我國精神疾病患者約有1600萬人,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抑郁癥、社交恐怖癥最常見
“很多人都覺得心理疾病是成人的專利,這就大錯特錯了。”楊甫德說。4—6歲的學齡前兒童,就可能出現(xiàn)“心病”。對他們來說,主要的問題是離不開家長、和小伙伴相處困難、孤僻不合群等,但這可能是抑郁癥的先兆。
而對7—18歲的學齡期孩子來說,如果出現(xiàn)以下4方面的異常,都可能預示著中了“心病”的招。1.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考前焦慮。許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努力,如果他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效率仍然很低,就要考慮求助心理醫(yī)生了。2.人際交往。現(xiàn)在人們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孩子可能要不斷適應和新同學交往。如果孩子到了新學校表現(xiàn)孤僻、甚少和其他同學來往,家長們就不能掉以輕心了。3.性心理。由于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們也進入了性的懵懂期,手淫、早戀、失戀等,都可能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問題。4.行為。女生過度節(jié)食,男生魯莽沖動,背后可能都隱藏著心理問題,如果孩子上網(wǎng)成癮或出現(xiàn)自傷行為,就更要警惕了。
“綜合來說,兒童的心病主要還是集中在抑郁癥和社交恐怖癥上。”楊甫德說,一般來說,抑郁癥的表現(xiàn)主要是煩躁沒有耐性、整日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斷下滑等,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社交恐怖癥則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敏感、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煩躁不安、回避生人、異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同時,美國禮來公司百優(yōu)解產(chǎn)品經(jīng)理王東也說,由精神疾病引起的厭食、失眠等問題也很常見。
孩子心病,很多來自家庭
說起孩子得上“心病”的原因,楊甫德認為,這是內(nèi)外兩大因素“造就”的。內(nèi)因就是生物學因素,孩子的腦功能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心理素質(zhì)不一樣。此外,青春期也讓孩子的心理活動變得復雜。外因就是社會環(huán)境。“尤其學齡期的孩子,分數(shù)、排名成為生活的唯一重心,可以說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楊甫德說,此外,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也不小。他們渴望獨立卻信心不足,父母的家長制作風則讓他們心生叛逆。
“在學校,排名被看得比成績更重要;放學后,補習班、特長班也都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回家后,如果父母關系不好,孩子的壓力就更大了。”楊甫德說,曾有研究顯示,夫妻沖突大部分來源于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如果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他們有強烈的羞恥感和自責感,由此心生恐懼和自卑,從而變得膽小敏感。此外,孩子會不由自主加入到父母的“斗爭”中,對他們的心理會造成很大危害。
心病不治,身心都受害
“孩子的心病如果得不到正確治療,后果難以想象。”楊甫德提醒,一方面,學習功能會嚴重受損,會加重自卑情緒、影響未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社會功能也會受影響。如果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將會引起更多的社會問題,據(jù)估計,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染上酒癮、毒癮以及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幾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此外,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大腦受到明顯損害、病程延長,治療預后差,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