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里偏愛哪種孩子?
如果一家有幾個孩子,那么父母會最喜歡哪個呢?答案常常千奇百怪。但是據(jù)心理學家的觀察和分析,父母最喜歡的,其實是個性最像自己的孩子。為什么?
道理很簡單。因為孩子的氣質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不同個性的孩子,是父母各自的氣質特點在孩子身上的組合和展現(xiàn)。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孩子,但是卻無法選擇要什么個性的孩子。
如果父母和孩子個性相似,在相處過程中容易產生更多的默契和理解;但如果個性有較大的差異,對于雙方而言都需要付出耐心來適應對方。這樣,難免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沖突產生。
隨著孩子的誕生,每個家庭從最初的享受天倫之樂,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日常小事的處理,以及生活細節(jié)和習慣的養(yǎng)成,每一天的共處中,父母和孩子之間都在不斷地相互了解、相互適應。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作為成年人,是占有優(yōu)勢的一方。因為在孩子眼中,自己的父母是不斷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實際上,我們的很多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都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
但是,也有些內在的特征是天生就形成、在后天的環(huán)境中不斷展現(xiàn)的。比如人的氣質特點――情緒表達的速度和強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脾氣,很大程度上是受基因影響的。于是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父親或者母親可能和孩子的氣質相容,也可能有沖突。相容,當然會帶來相互的理解;如果有沖突,則要倍加小心。尤其在嬰兒階段,對于孩子而言,母親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和母親相容,那么雙方都會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之中;而不相容,就會帶來很多的沖突和困擾。比如一個性急的母親在面對一個個性和緩沉靜的孩子時,往往會失去耐心,會認為孩子太不配合,太難伺候。這時候,作為年輕的母親就要提醒自己:孩子有他自己獨特的個性,并不是孩子和自己不配合或者難以喂養(yǎng)。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常常期望永遠充滿和諧、快樂;事實上,沖突與磨合,也是家庭關系的現(xiàn)實部分。哪怕是有著相同血脈的親人之間,相處也是需要理解、需要耐心和包容的。作父母的,要不斷地去了解孩子,然后決定更為理智和健康的相處方式。
小竅門:如何處理孩子與自己的個性沖突?
當我們和孩子發(fā)生的沖突時,往往會產生很強烈的情緒反應。這時,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問一問自己:沖突的產生是因為引發(fā)事件的本身,還是事件背后自己和孩子之間的個性差異?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警醒之后,也許我們在處理和孩子的個性沖突時,會以更理智的態(tài)度來面對。
和諧社會從家開始,從自己的內心開始,更是從覺察和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開始。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