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打老婆男人的心理狀態(tài)
面對妻子的沉默不語,甚至離家出走,丈夫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可是在暴力之后,躲藏的卻是一個無助的嬰孩。
同學向我打電話求救,他說:“我正與一對夫婦見面,男的以打老婆出名,像個隨時要爆發(fā)的炸彈,正在大吵大嚷;老婆躲在椅背后,一句話都不說。我毫無辦法,能不能請你見他們一次?”
說來就來,當天晚上,同學就帶著這一對夫婦前來診所找我;還有一個5歲的女兒,長得十分可愛,只是神情緊張,如同驚弓之鳥,不斷打量著父母的一舉一動。
我問小女孩:“你父母如此吵鬧,有沒有把你嚇著?”
女孩不語,瞪大眼睛望著我,然后慢慢點頭。
母親回答:“我女兒最怕爸爸大聲罵人,她常對我說:‘不如我倆偷偷跑掉,找個和氣的爸爸去。’”
父親卻說:“我其實并不常罵人,只是有時把我氣得忍無可忍,才會爆發(fā)一次,打人的時候就更少,都是不著意的……”
典型的暴力家庭
這是一個典型的暴力家庭,男女雙方都認定是對方不妥,尤其是打人的一方,總是把自己的暴行輕描淡寫,只強調(diào)被打的該打,才導致自己打人。
因此,我也刻意強調(diào)丈夫的虐妻行為。我問女的:“他打過你多少次,打得有多厲害?”
女的說:“前后有幾十次,嚴重的一次,把我耳膜也打破了,住了好一陣醫(yī)院。”
我對男的說:“把她打成這樣還說是不著意,你從哪里學來這樣以拳頭對付妻子?”
男的爭著為自己辯護,他說:“我其實是個愛護家庭的人,只是她對我毫不諒解,動不動就帶著女兒離家出走,有時她們好幾天都不回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說她不過,才收不住手……”
我說:“無論她有多錯,你都不能動手打人!”
我們這一番談話,其實是一種對打老婆男人的典型輔導方式。處理這種夫婦雙方權力缺乏平衡的暴力家庭,輔導者往往要扮演一種法官的角色,為弱小的一方抱不平。
只是,夫妻間的權力平衡和控制,往往是微妙而復雜的,好像一場探戈舞蹈,每人的步法,其實都是緊緊地被對方的腳步扣住,互相拖動,彼此穿插。
就像這一對夫妻,男的雖然長得高大威猛,但是對著妻子的消極抗拒,卻是全無辦法。妻子雖然貌似弱者,但是卻明顯地知道怎樣去打擊丈夫的要害,她的不理不睬,足夠把無法應付的丈夫變成發(fā)狂的野獸。
打人始終不對
但是,無論如何,打人的一方終歸是理虧的。
我問男人:“你知道嗎?你打傷的不單是妻子,而是整段婚姻。如果你真的不想放棄家庭,就得想辦法向妻子求和。”
問題是,丈夫和妻子兩人都只是與我說話,要他們互相交談,立即成僵局。
妻子說:“他每次求和,過后都是一樣打人,我再也不相信他!”
丈夫說:“她完全不肯給我機會,只會迫我行兇!”
我說:“那么,你們?yōu)槭裁催要繼續(xù)在一起?”
二人不語,整個氣氛充滿敵意和怨恨。好在我一早把小女孩叫出房外,免得孩子難受。只是,擁有如此夫婦關系的父母,女兒一定已經(jīng)慣熟他們之間的矛盾。明顯地,母親是那樣熟練地把女兒卷入夫妻的戰(zhàn)場。
并非只是以強欺弱
很多人認為男人打女人純是以強欺弱的行為,是一種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問題。時下很多專業(yè)人士的處理方式,都是把有關夫婦分開輔導,讓男的學習怎樣自我控制,女的增強自我意識,不再容忍丈夫的蠻橫。乍一看來這種處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大部分的婚姻問題,都是基于夫婦相互磨擦,矛盾相依,無論個別的輔導有多成功,兩人走在一起很快又再次回復本來面目。
因此,當我問他們?yōu)槭裁匆^續(xù)在一起,我并不是示意他們離婚,那只是一個實際問題,因為如果他們已經(jīng)無意繼續(xù),又何必互相指責?應該在傷害對方最少的情況下解決一段再也不想留戀的婚姻。但是,如果他們?nèi)匀徊幌敕质郑偷迷O法改變現(xiàn)有的相處形式。
丈夫望望妻子,似在等她表態(tài),妻子卻垂頭不語,好像并不關注這個切身問題。
男人看來又要發(fā)作,他結結巴巴地說:“我一生就是最珍惜自己的妻女,維持這個家庭是我唯一的愿望,我當然不想散。”
我支持他說:“不想散,就得設法把妻子挽回,問她是否愿意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她已經(jīng)心死,你想不散也不成。”
一切從對話開始
我說來說去,都是希望這對夫婦互相面對,學習怎樣交談。只是,我費盡心思,他們都只是對我說話,大部分時間也不望對方。
這個打老婆的男人此時已是火氣盡消,一點都不像個暴夫,反而像個不擅辭令的小男人,而對妻子的冷漠無計可施。
我問他:“你當初怎樣向太太求婚的?”
他搖搖頭:“沒有求婚,是她自己要嫁我的!”
這才發(fā)覺,這男人的妻子并非毫無主意;相反地,她對丈夫的工作選擇,以至生活方式,都有一定意見。她的沉默是給他的一種最大的懲罰。
男的說:“我給你送花,你說我浪費;我給你買糖,你又說壞牙,我不知道怎樣對你才好。”
女的說:“你萬事不與我商量,一切只是自己作決定……”
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他們終于開始對話。
丈夫說:“我答應以后再不打你,但是你一定不要再帶著女兒不辭而去,你最少也要留張字條,讓我安心。你知道,我不見了你們立即會發(fā)狂。”
妻子說:“你不打人,我當然不會帶著女兒出走!”
我看這男人倒有誠意,能不能辦到是另一回事,女人卻好像有點敷衍。而我知道,如果沒有她的支持,他必定一敗涂地。
果然,一個星期后,同學告訴我,男人又再鬧事。這次,他倒沒有動手打人,只是大吵大鬧,把妻子及女兒嚇得鎖入房中,不敢出門。
原來夫妻二人早已分房,妻子把雜物堆在房間外的走廊上,丈夫就為這一堆垃圾氣得破口大罵。
同學是位謙謙君子,凡事講理,無法與這個以拳頭及嗓子解決家庭問題的粗漢溝通。
我卻有點為男人可惜,他的暴力我們當然不能接受,但是暴力之后,躲藏著的卻是一個無助的嬰孩:他無法處理被妻子拒絕的悲慟情懷,可是又答應了不能打人,只有放聲狂叫,罵的是垃圾,哀的卻是一段不能放棄又無法挽救的婚姻。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