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癮”的十大判斷標準
“呵呵,我看了你的報道,覺得自己好像也屬于炒股上癮的那種。”上周,北京晚報記者的一位朋友特意給記者打來電話要“交流”一下“股癮”這個話題。他才炒股兩個月,屬于屁股離不開椅子、眼睛離不開屏幕的那種“粘性”炒股者。記者了解到,“股癮”這個話題還是引起了不少股民的興趣,網(wǎng)上還有網(wǎng)友支招如何戒股癮。
股民顧先生的炒股心態(tài)就挺好,他告訴記者,自己掙得不多,也就投入了2萬元錢在股市,賺些錢就會落袋為安,要是賠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我覺得炒股的過程是種樂趣,尤其是你選對的股票猛漲,會讓自己有種成就感。但是賺錢的樂趣我卻不會寄托于股市,因為‘勤勞致富’在股市中根本行不通,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應(yīng)該好好工作,不要寄希望在股市中一夜暴富。”顧先生說道。
股癮十大判斷標準
互動百科網(wǎng)站專門給股癮做了個詞條:1980年,美國心理學(xué)會正式認定炒股成癮是一種沖動控制的失調(diào),并且將它與其他成癮歸為同類。美國心理學(xué)會曾就炒股成癮制定10條診斷標準。如果一個人符合這些標準中的5條或5條以上,那么他或她就可以被診斷為炒股成癮者。
(1)為炒股而出神。例如,為想方設(shè)法搞到錢來炒股而出神。
(2)資金逐步升級,借此追求興奮。
(3)不斷嘗試過控制炒股或停止炒股,但最終未獲成功。
(4)控制炒股時出現(xiàn)躁動或易怒。
(5)把炒股作為擺脫問題或減弱不適情緒(如內(nèi)疚、焦慮、抑郁)的方式。
(6)炒輸后迫切等待第二天回到股市中想翻本(即“追求”輸錢效應(yīng))。
(7)對家人、朋友或其他人撒謊,隱瞞自己參炒的程度。
(8)從事違法活動,例如偽造、偷盜等,以便搞到錢來炒股。
(9)因炒股而削弱或喪失了重要的人際關(guān)系,甚至錯失工作、教育機會。
(10)用各種方式騙取錢財,借以緩解因炒股而導(dǎo)致的經(jīng)濟拮據(jù)處境。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xué)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xué)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yù)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guān)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