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追求完美或是病態(tài)表現(xiàn)
2004年的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上,女選手維納斯·威廉姆斯取得17場連勝的驕人戰(zhàn)績。她對記者發(fā)表勝利感言:“我還不夠努力。有時候,我獲勝心切;有時候,我求勝心又不夠強。有時候,我不遵從教練指導;有時候,我不聽從自己的安排。我討厭在任何事情上犯錯,不僅是球場上。”
可見,威廉姆斯不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許自己有絲毫錯誤。有人說,正因為威廉姆斯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她才能發(fā)奮圖強,斬獲佳績,追求完美是她達到目標的健康動力。
“我并不這樣認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保羅·休伊特說,“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義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喪、厭食和自殺。”
休伊特和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戈登·弗萊特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們發(fā)現(xiàn),完美主義者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都有這樣、那樣的健康問題,譬如沮喪、焦慮、飲食紊亂等。
一些研究人員把完美主義者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自我型。這類人給自己設定遠大目標,并努力達到。他們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情緒沮喪。加拿大芭蕾舞演員克倫·凱因享譽國際芭蕾舞界,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中,表演超過1萬場次,但她在自傳中表示,只對其中大約12場較為滿意。此外,她對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覺就是失望。
第二種是總以為別人對自己有更高期望,于是為之不斷努力。他們容易發(fā)生飲食紊亂,乃至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他們不愿意嘗試新事物,因為害怕給別人留下愚蠢的印象。當覺得別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公平時,他們只能默默地自我調節(jié)悲傷或者憤怒的情緒。他們要在人前展現(xiàn)完美,所以從不請求他人幫助,一切問題都自己扛。
第三種則把高標準嚴要求的對象拓展到其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要十全十美。“他們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強加給別人,覺得這樣才公平,”弗萊特說,這類人往往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婚姻一般會遭遇失敗。
尋醫(yī)問藥網(wǎng)原創(chuàng)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或者鏈接。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