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身體健康的“壞習慣”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就連日常生活中一些公認的壞習慣也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一面。9月1日,英國《每日郵報》為大家列舉了11個這樣的“壞習慣”。
1、電子游戲幫你鍛煉。
誰說玩電子游戲讓人變胖?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人在玩電子游戲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體因此消耗更多的能量。阿萊特。佩里博士認為,如果不能參加真正的體育鍛煉,玩游戲也能幫著減肥,至少比傻坐在沙發(fā)上,吃著薯條看電視好,但前提是玩的時間不能太長。
2、合理發(fā)怒有益血壓。
沒錯,生氣會讓人血壓上升。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壓抑的情況下恰當?shù)匾詰嵟貞獕翰坏珪S持正常水平,制造壓力感的激素———皮質醇的分泌量也會相應減少。
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讓人多了一份積極的心態(tài)和掌控感;該出手時不出手,畏縮不前、極力克制內心情緒,壓力激素反而會驟升。長此以往,心臟病就會“盯上你”。
3、說點粗話緩解疼痛。
說粗話是被人不齒的壞習慣,但卻有緩解疼痛的好處。心理學家理查德。斯蒂芬博士認為,說粗話和腎上腺素的調節(jié)作用有關,它加重了人的侵略傾向。
研究表明,一個人越想侵犯別人,他對痛越不敏感。我們的祖先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接受外科手術時,嘴里都會咬塊木板,其實他們完全可以破口大罵,減輕痛苦。
4、短期壓力增強記憶。
長期的生活壓力,如離婚等,能破壞人的免疫系統(tǒng),讓人容易感染。但布法羅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短期的緊迫性事件能提升大腦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這是因為,壓力激素影響大腦主管情感和學習能力的部分區(qū)域。壓力劇增會使傳遞信息的物質———谷氨酸鹽的傳播速度加快,從而增進記憶力。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