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輕松識破別人的謊言
一項調(diào)查顯示,男人一天平均對他們的伴侶、老板和同事撒謊6次,而女人一般是3次。
在這個人心難測的社會,哪些信號能幫助我們識別謊言呢?以下是為了幫助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職員審問嫌犯而特別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以及如何讓說謊者坦白的方法。
說謊信號1:說謊的人老愛觸摸自己
撒謊的人老愛觸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壓抑時會更多地梳妝打扮自己一樣。心理學家奧惠亞等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指示被實驗者用謊言回答面談?wù)叩奶釂,并分別記錄剛剛下達指示后、撒謊前、撒謊時、撒謊以后等各個時間段里的非語言型行為,與不說謊時的行為加以比較。
剛剛接受指示后,被實驗者撒謊的時候,回答變得更加簡短,而且還伴有擺弄手指下意識地撫摸身體某一部位等細微的動作。
人在撒謊的時候越是想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越是會因為多種身體動作的變化而暴露無遺。
說謊信號2:聲量和聲調(diào)突變
說謊者的聲音還會不自覺地拔高,所以如果你問老公剛剛是誰打來的電話時,他突然開始像喜鵲一樣說話,你得警惕了。說謊時音調(diào)升高往往是因為說謊者為了掩飾虛弱的內(nèi)心。
說謊信號3:真假笑說明一切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杰夫里·考恩正在研究測量疑犯接受審問時面部肌肉變化的機器。“我們可以說出每塊肌肉動了多少次,它們停留多長時間才變化的,受試者的表現(xiàn)是真實還是偽裝的。”他解釋說。
不過你不需要考恩的機器就可以發(fā)現(xiàn)撒謊的男友或者心虛的小姑娘,因為說謊者虛偽的微笑在幾秒鐘就能戳穿他們的謊言。“真正的微笑是均勻的,在面部的兩邊是對稱的,它來得快,但消失得慢,”考恩說,“它牽扯了從鼻子到嘴角的皺紋―――以及你眼睛周圍的笑紋。”
“從另一方面說,偽裝的笑容來得比較慢,而且有些輕微的不均衡,當一側(cè)不是太真實時,另一側(cè)想做出積極的反應(yīng)。眼部肌肉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這就是為什么電影中的"惡人"冰冷、惡毒的笑容永遠到不了他的眼部。”
說謊信號4:不提及自身及姓名
美國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韋斯曼說,“人們在說謊時會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們會本能地把自己從他們所說的謊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問你的朋友他昨晚為什么不來參加訂好的晚餐,他抱怨說他的汽車拋錨了,他不得不等著把它修好。說謊者會用"車壞了"代替"我的車壞了"。”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問時,他們總是反復(fù)地省略“我”,他們就有被懷疑的理由了。反過來說,撒謊者也很少使用他們在謊言中牽扯到的人的姓名。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幾年前,美國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在向全國講話時,拒絕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個女人沒有發(fā)生性關(guān)系”。
說謊信號5:反復(fù)問說謊者同一個問題
問一個人問題,然后等他們回答。問第二次,回答會保持不變。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間留一段空隙。在這期間,他們的身體會平靜下來,他們會想,“我已經(jīng)蒙混過關(guān)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應(yīng)消退后,身體放松成為正常狀態(tài)。當你趁他們不注意再次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已經(jīng)不在說謊的狀態(tài)中了,他們不是惱羞成怒,就會傾向于坦白。如果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jīng)和你說過這件事了嗎?”然后才勃然大怒,這多半是在欺騙。也可能對你說:事情是這樣的,我還是對你直說了吧。”
說謊信號6:說謊時眼睛會向右上方看
說謊者從不看你的眼睛―――他們知道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說謊者會加倍專注地盯著你的眼睛,瞳孔膨脹。每個人都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批評,"你肯定又撒謊了―――我知道,因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這教會你從很小起就知道說謊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們學會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發(fā)覺。實際上,欺騙者看你的時候,注意力太集中,他們的眼球開始干燥,這讓他們更多地眨眼,這是個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個準確的測試是直接盯著某人眼睛的轉(zhuǎn)動,人的眼球轉(zhuǎn)動表明他們的大腦在工作。大部分人,當大腦正在“建筑”一個聲音或圖像時(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在撒謊),他們眼球的運動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們在試圖記起確實發(fā)生的事情,他們會向左上方看。這種“眼動”是一種反射動作,除非受過嚴格訓(xùn)練,否則是假裝不來的。
說謊信號7:說謊時鼻子會變大
你知道說謊時你的鼻子會變大嗎?你的身體在說謊時的反應(yīng)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臉上。一些人整個面部都變紅了。這還會使你的鼻子膨脹幾毫米。當然,這通過肉眼是觀察不到的,但是說謊者會覺得鼻子不舒服,不經(jīng)意地觸摸它―――這是說謊的體現(xiàn)。
說謊信號8:說謊者從不忘記
在你的朋友身上試試,問他們兩天前的晚上從離開辦公室到上床,他們做了什么,他們在敘述過程中難免會犯幾個錯誤。記住一個時間段的所有細節(jié)是很困難的。人們很少能記住所有發(fā)生的事,他們通常會反復(fù)糾正自己,把思緒理順。所以他們會說,"我回家,然后坐在電視前―――噢,不是,我先給我媽打了個電話,然后才坐在電視前面的。"但是說謊者在陳述時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頭腦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們絕不會說,"等一下,我說錯了。"不過恰恰是在陳述時不愿承認自己有錯暴露了他們。”
說謊信號9:真實表情閃現(xiàn)時間極短
人維持一個正常的表情會有幾秒鐘,但是在“偽裝的臉”上,真實的情感會在臉上停留極短的時間,所以你得小心觀察。一個著名的軼事是,美國保密局提供的膠片中,比爾·克林頓說到莫尼卡·萊溫斯基時,他的前額微微皺了一下,然后迅即恢復(fù)了平靜。
怎樣讓說謊者坦白
你認為有些人在說謊,但如何揭示真相?
正確使用你的肢體語言
看著對方的眼睛,把頭垂向一邊,斜靠著,使用開放的手勢―――比如,不要把手叉起來。這些身體語言沒有恐嚇性,鼓勵別人說真話。
不要責難你的嫌疑人
如果你以進攻性的問題發(fā)問,如“當時你為什么不在那里?”或“你是在騙我吧?”這會令人防備,死守他們的謊言。不如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你說你在哪來著?”或“你什么時候到家的?”
要求重復(fù)
如果他說,“看,我跟你說過這個。”請他準確地重復(fù),因為你想再聽一遍―――把編造的故事復(fù)述一遍是很難的。
給他們最后一個機會
如果他們?nèi)匀粓猿郑闳耘f懷疑,不如暫時放棄,說,“好吧,在再次確認這些都沒有發(fā)生以前,我們還有什么事要做嗎?”你在給他們機會更改,他們會更傾向于坦白。
在這個人心難測的社會,哪些信號能幫助我們識別謊言呢?以下是為了幫助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職員審問嫌犯而特別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以及如何讓說謊者坦白的方法。
說謊信號1:說謊的人老愛觸摸自己
撒謊的人老愛觸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壓抑時會更多地梳妝打扮自己一樣。心理學家奧惠亞等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指示被實驗者用謊言回答面談?wù)叩奶釂,并分別記錄剛剛下達指示后、撒謊前、撒謊時、撒謊以后等各個時間段里的非語言型行為,與不說謊時的行為加以比較。
剛剛接受指示后,被實驗者撒謊的時候,回答變得更加簡短,而且還伴有擺弄手指下意識地撫摸身體某一部位等細微的動作。
人在撒謊的時候越是想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越是會因為多種身體動作的變化而暴露無遺。
說謊信號2:聲量和聲調(diào)突變
說謊者的聲音還會不自覺地拔高,所以如果你問老公剛剛是誰打來的電話時,他突然開始像喜鵲一樣說話,你得警惕了。說謊時音調(diào)升高往往是因為說謊者為了掩飾虛弱的內(nèi)心。
說謊信號3:真假笑說明一切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杰夫里·考恩正在研究測量疑犯接受審問時面部肌肉變化的機器。“我們可以說出每塊肌肉動了多少次,它們停留多長時間才變化的,受試者的表現(xiàn)是真實還是偽裝的。”他解釋說。
不過你不需要考恩的機器就可以發(fā)現(xiàn)撒謊的男友或者心虛的小姑娘,因為說謊者虛偽的微笑在幾秒鐘就能戳穿他們的謊言。“真正的微笑是均勻的,在面部的兩邊是對稱的,它來得快,但消失得慢,”考恩說,“它牽扯了從鼻子到嘴角的皺紋―――以及你眼睛周圍的笑紋。”
“從另一方面說,偽裝的笑容來得比較慢,而且有些輕微的不均衡,當一側(cè)不是太真實時,另一側(cè)想做出積極的反應(yīng)。眼部肌肉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這就是為什么電影中的"惡人"冰冷、惡毒的笑容永遠到不了他的眼部。”
說謊信號4:不提及自身及姓名
美國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韋斯曼說,“人們在說謊時會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們會本能地把自己從他們所說的謊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問你的朋友他昨晚為什么不來參加訂好的晚餐,他抱怨說他的汽車拋錨了,他不得不等著把它修好。說謊者會用"車壞了"代替"我的車壞了"。”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問時,他們總是反復(fù)地省略“我”,他們就有被懷疑的理由了。反過來說,撒謊者也很少使用他們在謊言中牽扯到的人的姓名。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幾年前,美國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在向全國講話時,拒絕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個女人沒有發(fā)生性關(guān)系”。
說謊信號5:反復(fù)問說謊者同一個問題
問一個人問題,然后等他們回答。問第二次,回答會保持不變。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間留一段空隙。在這期間,他們的身體會平靜下來,他們會想,“我已經(jīng)蒙混過關(guān)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應(yīng)消退后,身體放松成為正常狀態(tài)。當你趁他們不注意再次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已經(jīng)不在說謊的狀態(tài)中了,他們不是惱羞成怒,就會傾向于坦白。如果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jīng)和你說過這件事了嗎?”然后才勃然大怒,這多半是在欺騙。也可能對你說:事情是這樣的,我還是對你直說了吧。”
說謊信號6:說謊時眼睛會向右上方看
說謊者從不看你的眼睛―――他們知道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說謊者會加倍專注地盯著你的眼睛,瞳孔膨脹。每個人都記得小時候媽媽的批評,"你肯定又撒謊了―――我知道,因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這教會你從很小起就知道說謊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們學會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發(fā)覺。實際上,欺騙者看你的時候,注意力太集中,他們的眼球開始干燥,這讓他們更多地眨眼,這是個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個準確的測試是直接盯著某人眼睛的轉(zhuǎn)動,人的眼球轉(zhuǎn)動表明他們的大腦在工作。大部分人,當大腦正在“建筑”一個聲音或圖像時(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在撒謊),他們眼球的運動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們在試圖記起確實發(fā)生的事情,他們會向左上方看。這種“眼動”是一種反射動作,除非受過嚴格訓(xùn)練,否則是假裝不來的。
說謊信號7:說謊時鼻子會變大
你知道說謊時你的鼻子會變大嗎?你的身體在說謊時的反應(yīng)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臉上。一些人整個面部都變紅了。這還會使你的鼻子膨脹幾毫米。當然,這通過肉眼是觀察不到的,但是說謊者會覺得鼻子不舒服,不經(jīng)意地觸摸它―――這是說謊的體現(xiàn)。
說謊信號8:說謊者從不忘記
在你的朋友身上試試,問他們兩天前的晚上從離開辦公室到上床,他們做了什么,他們在敘述過程中難免會犯幾個錯誤。記住一個時間段的所有細節(jié)是很困難的。人們很少能記住所有發(fā)生的事,他們通常會反復(fù)糾正自己,把思緒理順。所以他們會說,"我回家,然后坐在電視前―――噢,不是,我先給我媽打了個電話,然后才坐在電視前面的。"但是說謊者在陳述時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頭腦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們絕不會說,"等一下,我說錯了。"不過恰恰是在陳述時不愿承認自己有錯暴露了他們。”
說謊信號9:真實表情閃現(xiàn)時間極短
人維持一個正常的表情會有幾秒鐘,但是在“偽裝的臉”上,真實的情感會在臉上停留極短的時間,所以你得小心觀察。一個著名的軼事是,美國保密局提供的膠片中,比爾·克林頓說到莫尼卡·萊溫斯基時,他的前額微微皺了一下,然后迅即恢復(fù)了平靜。
怎樣讓說謊者坦白
你認為有些人在說謊,但如何揭示真相?
正確使用你的肢體語言
看著對方的眼睛,把頭垂向一邊,斜靠著,使用開放的手勢―――比如,不要把手叉起來。這些身體語言沒有恐嚇性,鼓勵別人說真話。
不要責難你的嫌疑人
如果你以進攻性的問題發(fā)問,如“當時你為什么不在那里?”或“你是在騙我吧?”這會令人防備,死守他們的謊言。不如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你說你在哪來著?”或“你什么時候到家的?”
要求重復(fù)
如果他說,“看,我跟你說過這個。”請他準確地重復(fù),因為你想再聽一遍―――把編造的故事復(fù)述一遍是很難的。
給他們最后一個機會
如果他們?nèi)匀粓猿郑闳耘f懷疑,不如暫時放棄,說,“好吧,在再次確認這些都沒有發(fā)生以前,我們還有什么事要做嗎?”你在給他們機會更改,他們會更傾向于坦白。
相關(guān)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yù)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guān)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