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處女怎么從外貌判斷出來
真如這篇文章所言,“嫁不出去”和長相有關(guān)嗎?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著名整形外科醫(yī)生陳煥然博士。陳醫(yī)生作出了堅決的批駁。
觀點破解
老處女面相是無稽之談
老處女面相一:耳小、耳反、無耳垂。
陳博士:我們所謂的“面相”,也就是長相,70%以上都跟DNA有關(guān)。長相另外的20%~30%則是由后天的生活習慣決定的。
“耳小、耳反、無耳垂”,在今天并不能稱為生理缺陷,相反的,目前很多時尚的“新新人類”,尤其是一些很年輕的女孩子還要刻意通過整形手術(shù),將自己的耳朵改造成“無耳垂、無耳棱”的另類“外星耳”,難道她們會集體變成“老處女”嗎?
老處女面相二:額高而突。
陳博士:額頭的高低是由額骨決定的,而額骨的結(jié)構(gòu)往往和嬰幼兒時期的睡眠姿勢有關(guān)。中國人習慣的“仰面而睡”其實壞處不小,它導致處在發(fā)育生長期的面部骨骼(主要是額骨上下頜骨和顳骨等)脫離了有效控制力量,并受地心引力作用朝兩側(cè)發(fā)展,容易形成所謂的 “扁腦袋”和“大餅?zāi)?rdquo;。
西方人的面部輪廓之所以比較有立體感,額頭比較飽滿,是因為很多父母都有意識地使孩子養(yǎng)成“趴著睡”的習慣。這樣的睡姿使嬰幼兒柔軟的顱骨兩面受壓而向前后方向發(fā)育,額頭自然膨隆而比較飽滿。
如果真有所謂的“老處女面相”,那豈不是很多西方人都嫁不出去?況且時下正在流行“大奔頭”美女,安吉利娜·朱莉、金泰熙、林志玲等明星的炙手可熱,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處女面相三:鼻梁斷,橫紋破。
陳博士:一般說來,鼻梁有明顯凹斷的,大都是由外傷引起,也就意味著并非是先天而成。“面相”之說,顯然牽強。
而“鼻梁處有明顯線紋”,恰恰是美女笑起來的最大特征。比如當紅組合“Twins”里的阿Sa和阿嬌,都是一笑起來鼻子上就布滿很多細細小小的紋路,非常可愛。封建迷信觀念中,有很多是拿“鼻子”做文章的說法,經(jīng)常將鼻梁不光滑平整的女性視為 “克夫”,并大加貶低。
老處女面相四:眉長、鼻太長
陳博士:“眉毛”的長短,還經(jīng)常和后天的修剪習慣有關(guān),不同的臉型需要搭配不同的眉型,難道留著長眉毛的人都是嫁不出去的“老處女”嗎?至于“鼻太長”的說法,就更不適宜中國人的實際情況了。中國的大部分城市由于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冬天的氣候不會異常寒冷,因此鼻子也不會像北歐人一樣,為了抵御嚴寒而進化得又長又直。中國的女孩,鼻子不好看的原因大部分是“過于短小”,那么又何來“鼻太長”?
專家聊天
良好的五官感覺體現(xiàn)健康心態(tài)
陳煥然表示,之所以上述的四種面相會與“老處女”聯(lián)系在一起,可能是因為它所依托的五官特質(zhì)傳遞給外界一種并不寬容的錯誤信息。例如,額頭高的女人經(jīng)常給人一種過分獨立主觀的感覺,而直愣愣的鼻梁又容易使人顯得高傲和挑剔。正是這種對于五官的死板認知,才造成了生就此類面相的人不容易得到交友機會,而錯失了擇偶良機。從這個意義上說,“老處女面相”的問世很值得大眾檢討一下自身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情趣。
中國的很多算命術(shù)士,經(jīng)常把“面相”和“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有所謂的“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說法。陳煥然告訴記者,“面相”決定“命運”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事實上在很多時候,恰恰卻是“命運”在塑造“面相”。除去先天遺傳的成分,一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教育背景、所處環(huán)境以及自身的性格特質(zhì),都會使人形成不盡相同的“面相”,“相由心生”在心理學上早已達成共識,良好的五官感覺其實是一種健康心態(tài)的寫照。因此一個人的面相并非永久不變,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變成“萬人迷”。
壓力過大催生“心理疑病癥”
心情一低落就擔心是“抑郁癥”,怕要自殺;又氣又恨不能平靜的時候就懷疑自己得了“狂躁癥”,可能危害社會;不喜歡讀書就歸結(jié)為“閱讀障礙”;算錯報銷單就自卑是“數(shù)字恐懼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白領(lǐng)喜歡用心理學來分析自己的日常行為,但是對這門科學的一知半解,使他們習慣將一切負面情緒上綱上線,定義為“心理疾病”,然后要么自卑消沉,要么盲目治療。有心理學專家指出,這樣庸人自擾的情形稱為“心理疑病癥”,它是壓力作用下緊張情緒的一種畸形釋放表現(xiàn)。
除了上述生理原因之外,心理學專家進一步指出,“心理疑病癥”的患者大多在競爭壓力過大的生存空間缺乏安全感,自我意識強烈,凡事苛求完美。因為殘酷的現(xiàn)實往往不夠“完美”,所以內(nèi)心會報有某種“逃避現(xiàn)實”的渴望和沖動。故而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不能很客觀地面對現(xiàn)實,而是盲目借助和迷信所謂的“心理學”,給自己的負面情緒亂貼標簽,從而以“病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期望可以博取同情,逃避責任。
專家最后指出,這種臆想出來的“心理疾病”雖然是“莫須有”,但危害同樣很大。為人處事應(yīng)當客觀從容,長期人為擴大情緒問題,可能會導致真正陷入“心理死角”。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guān)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