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偷孩”怎么辦 第一次處理定要“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沾染上“偷東西”的習性。當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小偷小摸的行為,父母是應該理解為小孩子鬧著玩,不用大驚小怪,還是應該痛打孩子一頓,讓他吸取教訓?心理老師指出,每一個“偷”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深層原因,家長應該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
案例1
明知是錯,只為報復
小武 男 13歲 中學
“我知道偷別人東西是不對的,我只是想報復他一下而已。”教師辦公室里,13歲的小武在沉默很久后向老師說出了自己“偷手機”的原因和過程。原來,小武在班上學習成績一般,個子比較矮,加上比較內(nèi)向,有時候會受到一些大男生的欺負。有一次,小武帶了一個新的MP4去學校,卻被“班霸”強行借去玩,歸還的時候有個按鍵已經(jīng)不靈了,小武人單力薄,不能跟他抗衡,只能吃啞巴虧?墒,在一次課間活動的時候,小武突然發(fā)現(xiàn)那個“班霸”的手機正在桌子上,不知為何,一種報復心理突然而生,他趁沒人注意,偷偷拿起來裝進自己的口袋……
心理分析: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是非觀念、道德判斷,他們明知道偷東西是違法的行為,有時候卻有意為之,主要是正確價值觀的缺失。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或者是影視作品的影響,有些孩子會用偷東西來表明自己的膽量,有些則是為了體驗那種“偷”的刺激和神秘感,還有的就是發(fā)泄某種情緒,報復或者是愚弄同學,如此種種。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則要耐心教育,幫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當然,最好是避開同學,私下教育,不要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