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園需要“心靈雞湯”
北京職工服務熱線增設心理咨詢服務。工作人員說,來京務工人員很多人是“80后”“90后”,處理問題還不夠成熟,承挫能力也較弱,如果遇到情況后缺少心理指導,很可能產生極端行為,因此專業(yè)的心理指導尤為重要。
近段時期,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yè)心態(tài)變化和從業(yè)心理壓力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新生代農民工數量達1億人左右,作為一個朝氣蓬勃、年富力強、有著青年人特有的挑戰(zhàn)與冒險特質的年輕群體,新生代農民工有著不同于父輩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他們更具活力,思維和價值取向多元化,更加趨向于現(xiàn)代文明和城市文化。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只是一個“半成人”,他們正處在一個最愛體面的人生階段,卻在城市里遭受著白眼與蔑視;他們正處在培養(yǎng)自尊自信的關鍵階段,卻得不到尊重;他們渴望向“上”流動,但“身份”卻成為難以逾越的隱形門檻。迷茫、彷徨、憤慨、無助、仇視、向往等多種思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生代農民工青春期復雜的人格和思維狀態(tài)。
關愛新生代農民工,要雙管齊下,一是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城市應當幫助新生代農民工“生根”,從政策、觀念和實際待遇,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讓這一歷史性的轉型走得更快更平穩(wěn)。另外,入耳入心、情理交融的心理咨詢服務,也不可或缺。新生代農民工長期在外謀生,工作、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困難,心情沮喪時往往無處訴說,如果有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聽他們傾訴心中苦悶,循循善誘為他們化解情緒,不啻是“心靈雞湯”。
北京為新生代農民工開設心理咨詢服務,也啟示我們,心理問題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決不是新生代農民工才有。中國目前正處在轉型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必然會在各個社會群體的心理上表現(xiàn)出來。說得不到正當途徑宣泄的心理障礙會變成“定時炸彈”,并不是危言聳聽。建立面向全社會的心理干預機制,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心理咨詢服務模式,迫在眉睫。心理健康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矛盾凸顯期也不會“自然過渡”而需要“擺渡”,而更多細致入微、東風化雨的心理疏導,正是“擺渡”的方式之一。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