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測你有蝸牛的特性嗎
慣于拖延的人還會對自己說謊,如“我明天會更樂意做這件事”,“我在壓力下能更好地工作”,而實際上,第二天也沒有工作的熱情,在壓力下也不見得工作出色。另外,他們還會保護這種自我感受,告訴自己“這不重要”。拖延者的另一大謊言是,認為時間的緊迫會讓他們更有創(chuàng)造性。
拖拉是阻礙個人成功的絆腳石,卻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左右。據(jù)估計,超過70%的大學生存在拖延問題,其中50%的學生報告說拖延已經(jīng)成了他們的習慣。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拖延癥呢?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克拉里·雷恩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
從工作清單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
每次開工都要整點開始,一點半、兩點、兩點半,卻遲遲無法動手;
你是否得了拖延癥
在決定靜下心來做最重要的事時,還要先跑去沖杯咖啡;
不容許別人占用或浪費自己的時間,而自己卻不珍惜時間;
總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時機”去做重要的工作;本來在著手一項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拋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其實人人都有拖延的時候,如果這些事情只是偶爾發(fā)生一兩次,那還算正常,可如果你總是找借口,內(nèi)心確實不愿意做事,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癥。
其實,追根溯源就會發(fā)現(xiàn),人們的拖延往往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一、壓力過大無法紓解。工作越多、壓力越大越容易拖拉,F(xiàn)代社會,人們的安全感普遍比較低,導致“有事做的人害怕沒事做”,攬下很多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二、因為抵觸所以拖延。有些人會因為對某件工作不感興趣而拖拉;有些人可能因為不喜歡某個領(lǐng)導,就對他所布置的任務(wù)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一種形式。
三、追求完美望而生畏。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直都在想著各種各樣的計劃,結(jié)果一直都沒有行動。今天完成的不完美的工作遠遠優(yōu)于無限期拖延的完美的工作。
四、強迫傾向越拖越后。這些人總是會不自覺地尋找自己愿望的對立面。結(jié)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后。有些人天天下決心要早睡,卻熬到三更半夜,這既是拖延癥,也是強迫癥。
五、畏懼更高標準不敢前行。比如跳高,我們跳過了1.3米,那么往下的目標就得是1.4米、1.5米,不停往上升,越來越難。所以我們拖延著跳過1.3米,因為怕成功之后要面對更艱難的挑戰(zhàn)。
然而,對拖延癥患者來說,不僅會因拖拉耽誤工作或?qū)W業(yè),還會影響情緒,破壞團隊協(xié)作和人際關(guān)系。更重要的是,它甚至會拖垮身體。德國研究表明,慢性長期的拖延行為,暗示著潛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亂。一拖再拖,讓他們錯過了體檢、錯過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療的時機。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強:這些人通常習慣晚睡,喝酒時也往往超過自己預期的酒量。同樣,他們即便決定要戒煙、運動、減肥等,也很難邁出實質(zhì)性的一步。
要改變拖延的習慣,要首先學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分類。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類,依次完成?梢栽谧约旱霓k公桌、書桌上放一塊小白板或一張紙,把需要做的事情寫在上面,達到最好的提醒效果。
其次,把大任務(wù)分成小任務(wù)。要知道,該自己做的事情永遠都在那兒等著,逃是逃不掉的。既然早晚都得做,為什么不把這些該事情想象成自己喜歡的事,好好完成呢?
再次,消除所有干擾,關(guān)掉QQ,關(guān)掉音樂,關(guān)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關(guān)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這樣就會消除許多引起拖延的干擾因素,必然效率大增。
最后,多互相監(jiān)督。拖拉可以傳染,不拖拉也是可以“傳染”的,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斗容易得多。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guān)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