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如何做好心理問題大掃除?
轉眼又到了歲末,回首忙忙碌碌的一年,是體會成長的快樂還是湊合的無奈呢?在職場奔波,也許激烈的競爭和冷酷的考核快把你壓彎了腰,沒辦法,這就是工作!
一切都還得繼續(xù)。周日晚上焦慮過后,新的一周照樣開始;實在不想再看見老板那張臉了,每天還得照舊必恭必敬;覺得現在的工作毫無意義,卻也只能先湊合著干吧。
還能改變什么?只有心態(tài)。其實,心態(tài)變了,心理健康了,人就會跟著變。在職場上"混",我們要的不就是升職、漲薪、被認可嗎?那么,身心健康一定是第一位的。君不見,網易代理首席執(zhí)行官孫德棣、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都因為工作壓力在38歲時英年早逝;一份《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結果》的調查報告表明,70%的被調查者都被職業(yè)倦怠侵襲著。沒有了健康的身體,愉悅的心情,我們何談升職、漲薪?所以,在這個歲末年初,給疲乏的心理來次大掃除吧,把壓力釋放,把倦怠清掃,把憂郁趕走……
分析篇:
資料表明,職場上2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癥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癥;而女性則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癥。
抑郁正在侵襲你
"無論工作上的壓力多大,老板和下屬多難搞掂,我總是能夠給別人一種愉快樂觀的印象?墒且股钊遂o的時候,痛苦悲觀、思慮龐雜、自卑消極,無法排除的精力、體力、腦力的下降和嚴重頑固的失眠就結伴而來,我知道自己不對勁,但是無論休假、喝酒、鍛煉……這種不對勁的感覺總在我左右徘徊,聽著枕邊人睡夢中均勻的呼吸,作為一個男人,我竟然會莫名奇妙地落淚……"
這是一個正在接受抑郁治療的外企員工,對大夫敘述自己患抑郁癥的歷程。
職場上,抑郁患者每年增長11.3%
事實上,像他這樣面臨抑郁處境的人不只是少數。有資料表明,職場上2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癥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癥;而女性則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癥。
據北京大學醫(yī)學部醫(yī)學博士劉鴻偉介紹,抑郁癥的高發(fā)年齡集中在27~33歲左右,以70年代生人居多。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旺盛期進入緩慢衰退期,在"內憂外患"的沖擊下,心理和生理開始出現偏差。
"大家工作壓力都很大,為什么是這群人得抑郁癥呢?誰更容易罹患這種灰色疾病呢?"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的有關專家表示,對抑郁癥正式的醫(yī)學研究中并無顯著的性格差異,有些人家庭美滿、工作順利,也不抽煙、喝酒,卻仍罹患抑郁癥。從職業(yè)特點看,從事高度緊張工作、心理壓力較大職業(yè)的人和腦力勞動者易患神經癥。
抑郁癥者通常呈現:情感豐富細膩、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個人欲望強烈、思維能力發(fā)達、內省力強、道德感強、紀律性強等心理特征。他們的思維方式多屬封閉性的,固執(zhí)己見,過分講求秩序,喜歡作"惟一的"、"最好的"選擇或判斷。他們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辦事要求面面俱到。強烈的愿望與現實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人們常用"小心眼兒"、"死心眼兒"、"好面子"、"想不開"等字眼兒來形容這些人。
而就從事的行業(yè)來看,通常從事創(chuàng)意型態(tài)的工作者,如高科技從業(yè)人員、廣告人、演員、記者等,患抑郁癥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隨著社會競爭日益加大,大學畢業(yè)生和外企白領的壓力也居高不下,罹患抑郁癥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因此職場白領在處理龐大工作壓力的同時,更要小心抑郁癥悄悄上身。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