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發(fā)口腔皰疹 推薦中醫(yī)食療
口腔皰疹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嬰幼兒是高發(fā)群體,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會引起大范圍的傳播,夏季是口腔皰疹的易發(fā)期,下面中醫(yī)就為大家介紹口腔皰疹的食療法。
中醫(yī)理論認為,本病的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當濕熱之邪傷及肺脾兩臟時,造成肺衛(wèi)失和或毒邪蘊積于脾,使脾主四肢及開竅于口的功能失調,出現上述的臨床特征,同時可伴有發(fā)熱、流涕、微咳等類似夏季感冒的癥狀或流涎、拒食、煩躁等癥。
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既能消除、緩解癥狀,又可縮短病程。在發(fā)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熱解毒、化濕涼血療法,常用的藥物有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苡仁、牛蒡子、蟬衣、紫草、蘆根、竹葉、生石膏、黃連、燈芯草、六一散等;在發(fā)病的后期,若見手足心熱、食少、煩躁不安等癥,可以再加入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養(yǎng)陰清熱之品。
“口腔皰疹”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西醫(yī)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調脾助運、養(yǎng)陰生津為治法,將長期行之有效的經驗散劑加以比較、補充,最終篩選出三散聯合應用。
①魚腥草、生山楂各15克,水煎飲;
②綠豆30克,蘆根50克,水煎飲;
③多飲綠豆湯或赤小豆湯;
④綠豆衣、金銀花泡水代茶飲。此外,可用馬齒莧30克,煎水待涼,用紗布疊5~6層;浸透作濕敷,每次20分鐘,每日2~3次。還可用中藥(紫草12克,板藍根30克,連翹30克,生苡仁30克),煎水口服,每周2次,以防復發(fā)。
一般治療飲食以清淡為宜,可進食微溫的流質或軟食,多飲水。發(fā)熱時,宜臥床休息;熱退后,可適當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相關文章
-
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別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經過泡制才可以達到入藥的效果的,那么中藥炮
-
濕疹如何治療?食療治療效果好濕疹可以通過中藥食療進行治療,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作用,食療對人體沒有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膚的抗病
-
晚上總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晚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口渴這樣的現象的,特別對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們來說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適合足。6類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足浴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沒有的人最好,不要給我們的身
-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生活當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時候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你知道嗎?如果在平時的時候出現了落枕到底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