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寒露后不能再“秋凍”了
寒露馬上就要來了,所以,進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凍”了。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飲食作息,保護肺胃。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節(jié)氣,寒露后,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逐漸衰退。中醫(yī)學認為,寒露過后,避免受涼,對于身體保健十分重要。
進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因此,寒露過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yǎng)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yǎng),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fā)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飲食作息,保護肺胃。多吃銀耳、蘿卜、蓮藕、百合、沙參、梨等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寒露后風景蕭索,容易使人出現悲秋的情緒,特別是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郁,因此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適宜到室外進行適當的郊游疏解情緒,同時還能增強體質。
知道了進入寒露后不能再“秋凍”了,中醫(yī)學認為,寒露過后,避免受涼,對于身體保健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
-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學會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那冬季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養(yǎng)生的小常識。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
-
四季養(yǎng)生的訣竅人體的陰陽,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即所謂“四時陰陽”。善于養(yǎng)生的人,也要使人體中的陰陽與四
-
三伏天來了,明星們都這么做?關于夏天那些事兒——越是夏天越是不要與冷飲為伴。特別是三伏天,一定要忌吃冰冷食物。多喝溫水,能為身體打下堅實基礎。
-
夏天吹空調濕氣重怎么辦?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
-
中藥祛苦四法,喝中藥也可以不苦!良藥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