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某些底線家長不要觸碰
孩子雖小,但有些底線也是家長所不能觸碰的。觸碰到寶寶的底線,寶寶也會傷心難過甚至是出現(xiàn)叛逆的心理。家長應(yīng)該注意別去觸碰孩子的底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的底線有哪些吧。
底線一:某些丟人的毛病
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不應(yīng)在小伙伴們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線二:某些心理疾患
對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經(jīng)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癥、抑郁癥、多動癥等與心理有關(guān)的疾患,幼兒往往更為敏感。如果大人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復(fù)。即便疾病已痊愈,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樣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線三:曾經(jīng)的過失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jīng)的過失”,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于懷,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這些“曾經(jīng)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戲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底線四:被體罰的經(jīng)歷
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jīng)歷,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chuàng)傷。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底線五:身體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丑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盡管是“明擺”著的,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像難看的“小老頭”,也會讓孩子不快。
底線六:保存的“私房錢”
盡管幼兒并不愛錢,也不懂得理財,但如果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保存的“私房錢”做“結(jié)算”,甚至占為己有,孩子也會感到自己的隱私?jīng)]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護。
孩子的底線家長不要隨便觸碰,孩子也有自己的尊嚴,觸碰底線就是在踐踏孩子的尊嚴。加拿大人普遍認為,尊重和保護幼兒的“隱私”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須經(jīng)過大腦“過濾”,切莫在信口開河中無意間就“揭”了孩子的“隱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從而對他的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
近2000兒童犯了這個“刷牙”錯誤……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正確的刷牙,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的,那么你知道嗎?近2000個兒童都在
-
父母在家給兒子割包皮,把兒子割死了……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的包皮比較長的話,對于我們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正確的解決這樣的狀
-
謹防熊親戚投食,過年寶寶的喂養(yǎng)指南來啦!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小寶寶生活當中都會出現(xiàn)一些非常多的危害,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
-
孩子究竟需不需要午睡?這個答案你應(yīng)該知道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正確的堅持午睡才是最好的,那么你知道嗎?孩子究竟需不需要午睡呢?這個答案你應(yīng)該
-
擔(dān)心寶寶著涼,捂多點就可以了?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寶寶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些著涼的危害,那么寶寶著涼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