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走出“心理舒適區(qū)” 享受生活
許多內(nèi)向的人在特定社交場合無法放松下來,受到拘束感的約束。內(nèi)向本來并無什么錯,只是許多人因內(nèi)向性格而錯失表達自己的機會,或者錯誤表達的內(nèi)心的想法,往往不必要的麻煩。
1、主動打招呼
一位密友對我說她在主持一場派對或者家庭招待會的時候通常會到門口迎接每一位到達的客人,并且一一向他們打招呼。她向他們做自我介紹,詢問他們的名字,試著了解他們(比如他們的職業(yè),他們孩子的名字或年齡等信息),這樣既有助于讓她在隨后的接觸過程中記起客人的名字,也能確保和他們有話可聊。
我發(fā)現(xiàn)即使你的身份并不是主人,這個方法也同樣奏效。你只需向盡可能多的客人打招呼就是了。他們會感到自己是受歡迎的,就會放松下來,這樣你就能和更多的人進行互動了。
2、迫使自己公開發(fā)言
這位朋友還向我提到過她害怕在很多人面前發(fā)言,而且她的工作偶爾需要她這么做。她迫使自己利用好每一個公開發(fā)言的機會,以此來克服膽怯心理。例如,她對我說她最近去參加了一場讀詩會,麥克風打開的時候,她鼓起勇氣第一個走上臺背誦了一首詩。
3、切換舞臺表演模式
我有一位名叫理查德的同事,他是一位研究內(nèi)外向性格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我認識的眾多性格極為內(nèi)向的人之一,這著實有些諷刺。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經(jīng)常有學生對我說理查德在上課的時候是多么的妙趣橫生。他喜歡開玩笑,善于模仿,像小丑一樣搞笑,一點都不像我每天見到的那位性格內(nèi)向的教授。當我向他問起這事的時候,他對我說:“我把教室當成是一個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扮演一位開朗外向、幽默風趣的教授。”
4、謙虛詢問他人情況
心理學家艾德加?施恩(Edgar Schein)在他最近推出的一本同名書籍中指出:詢問他人情況代表了你希望去了解那個人的誠意,不會讓別人感到拘束,這樣不僅有助于推動雙方有意義的談話,還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5、做有準備的人
內(nèi)向者在突然置身于某些尷尬處境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比如被要求做自我介紹,回答一個復雜問題,或者給出一個專業(yè)看法這類情形。羞怯問題方面的專家伯納多·卡杜奇(Bernardo Carducci)認為:當你知道自己即將參加某個社交活動的時候,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是很重要的。設(shè)想一下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提前準備一些相應的回答。
正如我的一個內(nèi)向朋友所說的那樣:“我意識到自己在很多社交場合都會感到不自在,但我發(fā)現(xiàn)克服這種不自在最好的方式就是練習走出自我的心理舒適區(qū)。我把這當成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zhàn),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確感覺好多了。”
每個人都一個“心理舒適區(qū)”想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與他人順暢的溝通,內(nèi)向性格的不妨勇敢地走出這個“心理舒適區(qū)”。
-
5條建議讓你遠離抑郁人到中年以后我們都知道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且突然退休以后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很多人都感覺特別,很孤單的,可能心理
-
中國三大獨特的自身特征工作壓力大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毛病,而這些大家更是要好好的去發(fā)現(xiàn),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總是會看見有一些人會選擇
-
其實每個人都能獲得\"洪荒之力\"相信這個8月很多人都在關(guān)注巴西里約奧運會了,8號孫楊杜麗失金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尤其孫楊火霍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憤憤
-
心理劇迷:高溫假就要心理大劇陪你炎熱的夏季,尤其是40度的高溫天氣,如果這時候我們宅在家里吹著空調(diào)吃著西瓜,再美美地看上一部心理大片,簡直是太酸爽了。好的
-
我們需要什么樣"心理資本"什么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擁有好心態(tài)、正能量,心態(tài)越好、能量越高你的心理資本就越高。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