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便會做夢 家長應懂得孩子的夢
睡夢中,2個月的寶寶突然咯咯笑出聲來,沒過一會兒小眉頭又一皺一皺地抽泣起來。“一會哭,一會笑,那么小的小人也會做夢?”惠媽媽驚嘆道。根據(jù)以色列特克尼恩睡眠實驗室的研究表明,6個月的胎兒在子宮里就可能開始夢境啦。
胎兒會做什么夢呢?
猜想,應該與感覺有關,因為被羊水包裹,有溫度變化以及外部聲音的變化。出生后的嬰兒又會做什么夢?一般而言會以愿望的滿足為主,比如嬰兒會常做吃奶的夢,至于會不會做屁股濕漉漉的夢,那就要看尿布更換的頻率了。
兒童的夢多以魔幻和類似于神話的情節(jié)為主。
科學解夢專家成實宗博士認為,兒童眼中的世界都是新鮮的,對所接觸的人和物無法理解,就容易通過擬人化和妖魔化的方式來處理,所以,在夢中桌子、椅子等各類物件都可以跟自己說話,并根據(jù)自己的情緒將外在的人和物臉譜化。6歲的佳佳老跟媽媽說起自己2歲多做的夢:在她家窗外,飄著3個像佛像一樣的神仙在看她。每次聽到女兒的夢,張嵐就會上網(wǎng)百度一下《周公解夢》,“好的解釋就會告訴女兒,比如夢見一群魚,夢見大火,就是要發(fā)財了。像夢見掉牙什么的,就沒法跟女兒解釋了,你總不能告訴孩子有人要去世吧。”至于到底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張嵐多數(shù)只有聽的份。
其實,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挺重要,成實宗認為:“兒童心理是靠夢來成長的,如果沒有夢,心理就無法成長。”我們收集了一些孩子的夢境,他們有的上幼兒園,有的讀小學,看看成實宗博士是如何面對孩子的夢,我們又該怎樣與孩子交流夢吧。
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夢
要表現(xiàn)出感興趣、很重視的樣子,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夢。即使你無法解釋這些夢,但兒童的情感是真實的。用你的陪伴告訴孩子你在支持她,愛著她。也可以試著幫助孩子辨別夢中某些情景出現(xiàn)的緣由。
比如,一個10歲的女孩做了一個噩夢:自己身處茫茫大海中,一條巨大的鯊魚正朝她游過來。她看到附近有巖石可以躲避,但她嚇壞了,覺得自己根本就逃不掉。就在這時,一只海豚沖過來救她,飛速地把她送到了附近安全的海灘上……此后,女孩對上床睡覺充滿了恐懼。而這個夢其實展示了很強的內(nèi)在應變力,巖石和海豚都象征著女孩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好文推薦:
壓力太大怎么辦 研究發(fā)現(xiàn)散步可解壓 >>>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y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fā)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yǎng)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