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tài)與健康 步態(tài)如何預知健康狀況
每個人的習慣不同,走路的姿勢也是不同的,步態(tài)也是各異,專家介紹,步態(tài)也能透漏出身體的健康狀況。那么什么樣的步態(tài)是異常步態(tài)呢?異常步態(tài)又能預示哪些疾病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步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
1.保護性跛行:走路時,患側足剛一點地則健側足就趕快起步前移;健足觸地時間長,患足點地時間短;患腿邁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負重小,健腿負重大。這種保護性患足點地跛行,多見下肢受傷者。
2.拖腿性跛行:走路時,健腿在前面患腿拖后,患肢前足著地,足跟提起 表現為拖腿蹭地跛行?梢娪趦和毙泽y關節(jié)扭傷、早期髖關節(jié)結核或髖關節(jié)骨膜炎等。
3.間歇性跛行:開始走路時步態(tài)正常,但走不了多遠(嚴重者不到百米) 患者就因小腿后外側及足底脹麻疼痛而被近停步,需蹲下休息片刻,待癥狀緩 解后再重新起步。走走歇歇,因此稱為間歇性跛行。常見于腰椎管狹窄癥、坐骨神經受累以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供血不足患者。
4.搖擺步態(tài):走路時患者靠軀干兩側搖擺。使對側骨盆抬高,來帶動下肢提足前進。所以每前走一步,軀干要向對側擺動一下,看上去好像鴨子行走,所以又稱'鴨行步'。常見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jié)雙側脫位、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嚴重的'O'型腿,以及臀上神經損害患者。
5.高抬腿步態(tài):走路時,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跨越門檻之狀,所以又稱'跨越步態(tài)'。主要是由于小腿伸肌癱瘓,足不能背伸而成下 垂狀態(tài)。為避免走路時足尖蹭地而有意識將腿抬高,常見于坐骨神經、腓總神經麻痹或外傷等。
6.足跟步態(tài):走路時以足跟著地,步態(tài)不穩(wěn),表現軀體輕輕左右晃動,足背伸、足弓高。可見于脛神經麻痹、跟腱斷裂、遺傳性共濟失調等患者。
7.劃圈步態(tài):走路時表現為患腿膝僵直,足輕度內旋及下垂,足趾下勾。起步時,先向健側轉身,將患側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側髖關節(jié)為軸心,直腿蹭地并向外側劃一半圓前走一步。由于多見于下肢痙攣性偏癱患者,所以又稱'仿癱步態(tài)'。此外,還有慌亂步態(tài):多見于腦動脈硬化、腦腫瘤、頭部陳舊性外傷等;醉漢步態(tài):主要見于小腦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態(tài):常見于多發(fā)性神經炎、髓型頸椎病以及脊髓癆等患者;交叉步態(tài):多見于大腦癱、截癱等患者。
步態(tài)與健康有哪些聯(lián)系?步態(tài)也能透漏出身體的健康狀況,你走路的時候是哪一種步態(tài)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步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步態(tài)來了解一下身體的健康狀況。
-
手腳麻木可能是哪些疾?手腳麻木很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動脈硬化,會引起手腳麻木的現象,高血壓也會出現手腳麻木的問題,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狀況
-
白發(fā)位置有講究 兩鬢斑白或是肝火旺盛中醫(y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觀看身體的外在的變化,那么就能很好的掌握身體的健康情況。頭發(fā)是身體的一個部分,中醫(yī)介紹,頭發(fā)的變化
-
身體疲勞傷健康 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總是會感覺身體疲勞,提不起勁頭。專家提示身體疲勞不是簡單問題,如果疲勞感沒有得到有效緩解,那健康就會
-
腎臟健康 足部變化能顯現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是相互聯(lián)系的,身體內部的一些疾患會在眼睛,手部,組不等部位體現出來。專家介紹,足部有很多的穴位,與身體
-
指甲與健康的關系 隱藏諸多健康信息指甲是身體的一個部位,我們經常會在指甲上做些文章,為了讓指甲更漂亮,我們會給指甲做做美容,就是常說的美甲。關注指甲美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