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想生雜病 捂好這些部位
老話說的好“春捂秋凍”,中醫(yī)小編覺得這話特別有道理。如今已進入早春時節(jié),雖然天氣依舊有些冷,但是相對于冬季的冷來說少了刺骨的感覺,多了一些濕潤。但是早春時節(jié)天氣變化不定,而且多風,風速快人身體散失的熱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覺得更加寒冷,因此在此時我們也不應該過早的脫去棉衣,要適當“春捂”。那么該怎樣“捂”才能不生雜病呢?
春季養(yǎng)生 捂好四大部位不生雜病
捂頭 頭為諸陽之會,最易散熱,使熱量丟失,因而對于一些體弱多病的老人來講,戴頂適宜的帽子會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樣的保溫作用。
捂腹 腹為陰中之陰,胃腸病患者和患有婦科病的女士要加強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開衫或將上衣扣子隨意解開,睡覺時要注意蓋好腹部。
捂背 背為陽中之陽,風寒之邪極易透過背部侵入*,兼之與心肺相鄰,故其保暖顯得格外重要。春天減衣時,莫忘留件適宜的背心,特別是體質虛弱者更應注意。
捂下 由于寒多自下而生, 《千金要方》曾提出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既養(yǎng)陽又收陰,頗受后世醫(yī)家推崇。同時,老人和兒童體質較弱,更不可急于脫去保暖下裝,應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襪。
很多愛美的姑娘們脫下了棉衣,過早穿起了各式各樣的裙裝或短褲,使患關節(jié)炎或多種婦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要風度,不要溫度”,為追求美而不顧健康的做法極不可取。春季要想不生雜病,一定要捂好這四大部位。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學會養(yǎng)生保健是關鍵,那冬季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養(yǎng)生的小常識。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
-
四季養(yǎng)生的訣竅人體的陰陽,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即所謂“四時陰陽”。善于養(yǎng)生的人,也要使人體中的陰陽與四
-
三伏天來了,明星們都這么做?關于夏天那些事兒——越是夏天越是不要與冷飲為伴。特別是三伏天,一定要忌吃冰冷食物。多喝溫水,能為身體打下堅實基礎。
-
夏天吹空調濕氣重怎么辦?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
-
中藥祛苦四法,喝中藥也可以不苦!良藥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
